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案例:
给一岁多的女儿喂药时,妈妈发现女儿牙齿有点黑,以为是吃东西染的色,就没在意。女儿两岁多时开始喊牙疼。妈妈给买了点消炎药吃,吃完孩子不疼了,妈妈也就没再管了。
然而,等到女儿4岁时,再次喊牙疼,妈妈这才警觉起来,带孩子看了口腔门诊,发现孩子的牙神经已经坏了……
这样的事不是个例:
前阵子带我家闺女去口腔科做常规检查,就遇到一个4、5岁的小女孩,满口黑牙,捂着脸喊牙疼。医生难掩脸上的怒容,问家长:“怎么才来?”孩子妈妈答:乳牙迟早会掉的。我想着,等换牙了就好了……
但事实却不是这么简单,乳牙坏了,如果不管它,那么可能造成的后果,比你想象的严重。
1. 影响营养摄入
一颗乳牙,孩子要用上6到10年。而生命初期的这6-10年,恰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黄金期。
乳牙不好,直接会影响孩子整体营养的摄入,进而影响到整体的生长发育。比如,有的孩子因为龋齿疼痛,无法正常咀嚼,就特别不爱吃肉,以及纤维多的蔬菜等。时间久了,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。
2. 影响容貌
短期看,孩子会因为牙疼,不敢用坏牙咀嚼食物。反复只用一侧牙咀嚼,很容易导致脸一边大一边小。
如果乳牙坏了,发展到牙根,就会影响恒牙的发育:可能恒牙会长不出来;可能长出来后就是歪的,不在正常的位置,不得不做正畸手术。
3. 影响全身健康
临床发现:「有糖尿病的病人,如果把牙周炎症控制好了,他的血糖控制起来也更容易。」
孕妇如果有严重的牙周病,孩子发生早产的危险性,比普通妈妈高5倍。
至于孩子,如果乳牙龋坏,时间久了就容易转成慢性根尖周炎。炎症持续,就容易引发其他组织感染,比如:可能导致低热、风湿性关节炎、蛛网膜炎,甚至肾炎,等等。
保护孩子的乳牙,刻不容缓,
父母最好能为孩子做到下面这些防护措施:
① 7岁以前,父母最好都能帮孩子刷牙
孩子萌出第一颗牙时,父母就要帮着刷牙了。
早晚刷2次,每次刷牙时间大于3分钟。
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但需做好用量控制。
早期建议米粒大小,待孩子学会吐出泡沫后可增加至黄豆大小。
不用蘸水,直接给宝贝刷牙就可以了。
② 记得带孩子做牙齿保健项目
按照年龄,父母最好有意识地带孩子进行以下牙齿保健项目:
2周岁:
开始涂氟,以预防平滑面龋。容易蛀牙的小朋友建议3个月涂氟一次,没有蛀牙的小朋友可每半年涂一次。
2-3周岁:
进行乳磨牙窝沟封闭,可有效预防窝沟龋。
3周岁:
帮助宝贝使用牙线
因为牙刷很难清洁到牙齿之间的缝隙,所以,可以每晚刷牙后,帮孩子用牙线把每个牙缝过一遍。
6周岁:
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
这是非常重要的护齿措施,属国家免费项目。但这个免费项目一般是在小学二年级下半年,学校联系医院就近进行。
如果孩子的六龄齿萌出较早,建议萌出后尽早到医院检查,不要一味等待免费机会,以免牙齿提早龋坏。
11-13周岁:
第一二前磨牙、第二恒磨牙窝沟封闭。
留心:
下面这些食物对牙齿的伤害,比糖果还厉害。
很多家长都知道,糖果对牙齿的伤害很大。事实却是:面包、巧克力、饼干等甜食,对牙齿的危害更大。
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粘在牙齿表面以及黏在牙龈上。清理不及时,很快就会滋长菌斑。
但是,完全把面包、饼干、糖果等零食从孩子的生活中杜绝掉,是不现实的事。
牙医建议:
集中一个时间段,比如半小时左右的时间,作为孩子专门的甜食时间,吃完了及时清理口腔即可。
所以,孩子的牙齿护理,绝对不是一件可以随便糊弄的小事呀。
说了这么多保护牙齿的重要性,在现实生活中,最重要、最基础的,还是做好口腔的清洁卫生工作。
最后,祝愿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,和一脸灿烂明媚的笑容!
END